玛雅文明的覆没
九游下载官方网站 首页 九游下载官方网站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  • 首页
  • 九游下载官方网站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玛雅文明的覆没
    发布日期:2025-04-14 04:10    点击次数:161

    神秘的玛雅文明

     哥伦布说,1492年他发现了“新大陆”,实际上,他只是到达了地球的西半球:美洲。在他之前,美洲的古印第安人在这里已经住了成千上万年。

    据考古研究,美洲的原住民在一万多年前,从亚洲越过白令海峡到达了西半球并逐渐南下。他们居住地主要集中在中美洲和南美洲。南美印第安人后来形成了印加文明,中美洲人则发展了玛雅文明,与我们熟知的人类古代四大文明(埃及、两河、印度、中国)不同,玛雅文明不是产生在大河流域,而是崛起于贫瘠的火山高地和茂密的热带雨林之中。

    在人类文明的漫长画卷中,玛雅文明宛如一颗璀璨而神秘的星辰,在中美洲的热带雨林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。它兴起于公元前 2000 年左右,长达两千多年的前古典期,玛雅人进入定点群居并从采集、渔猎进入到了农耕阶段,玛雅文明从此拉开了帷幕。公元 317 年至 889 年的古典时期,玛雅文明达到鼎盛,其疆域覆盖了现今墨西哥东南部、危地马拉、伯利兹、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等地区。公元889年到1697年是后古典期,历经磨难的玛雅文明最后一支彻底灭亡。

    玛雅文明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,彰显出其高度的智慧与创造力。在天文学方面,玛雅人堪称古代的天文巨匠。他们通过长期的细致观察和精准计算,对天体的运行规律了如指掌。他们测算出的地球年为 365.2420 天,与现代科学测量的 365.2422 天仅相差 0.0002 天;对金星公转周期的计算结果为 584 天,与现代数据的误差仅为 0.14 秒 。为了更好地记录时间和观测天象,玛雅人建造了众多精妙绝伦的天文台,其中奇琴伊察天文台更是闻名遐迩。这座天文台呈三层圆形,从北窗墙面的对角线望去,可以精准地观测到春秋日落的半圆;南窗则恰好指向地球的北极和南极,天窗的位置对应着天王星和海王星所在的方位,而这两颗行星在当时尚未被其他文明所发现 。

    数学上,玛雅人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。他们发明了独特的五进位符号,并采用二十进制的计算方法 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玛雅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 “零” 这一概念的文明之一,比欧洲早了约 800 年,这一突破为数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。在文字和艺术领域,玛雅人创造了独特的象形文字,这些文字刻在石碑、庙宇墙壁和陶器上,记录了他们的历史、宗教、神话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。玛雅的艺术作品,如雕刻、壁画等,风格独特,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和丰富的想象力,展现了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准 。玛雅人常在城市里立柱记事,通常是每隔20年立一些石柱,记录重要的事情,这样的立柱竟长达1200多年。最早的一根立柱立于公元328年,最后的一根立于1516年。公元前200年到公元800年这一千年,是玛雅文化最兴盛时期,玛雅人在这期间发展了数百座城市,危地马拉的蒂卡尔是其中最大的一个,最高峰时,此城有十几万居民。至今这一带的居民有近六成是玛雅人的后裔。

    建筑领域,玛雅文明的成就更是令人叹为观止。他们建造了大量气势恢宏、结构精巧的建筑,金字塔、宫殿、庙宇等建筑拔地而起。这些建筑不仅规模庞大,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天文、数学知识以及宗教寓意 。以奇琴伊察的库库尔坎(也叫卡斯蒂略)金字塔为例,它由坚硬的石头堆砌而成,共 9 层,塔高约 30 米,拥有 364 个台阶,加上塔顶的神庙,正好是 365 个台阶,象征着一年的 365 天 。金字塔的四个面分别对应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,每个面的台阶数量和角度都经过精心设计,在春分和秋分这两天,阳光照射在金字塔上,会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,宛如一条巨蛇缓缓爬向大地,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视觉奇观 。此外,玛雅的宫殿建筑也别具一格,萨伊尔宫是一座三层的石质建筑,房间排列有序,体现出精湛的建筑工艺和布局规划能力。

     

     玛雅文明对人类最大的贡献,就是培育了大量重要的粮食新品种,如玉米、西红柿、南瓜、豆类、树薯、辣椒、番石榴、菠萝、花生、可可、烟草等,其中,玉米对人类的贡献最大。玉米的祖先原本是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,果实瘦小,苦涩无营养。经过玛雅人的精心培育,变成了高产甜美的粮食,它的品种多,营养高,产量大,当它被传播到欧洲和全世界后,成了许多地方的主要粮食。试想,如果没有上述这些食品,今天的人类吃的东西该是多么的乏味。

    玛雅人自己也对玉米情有独钟,他们有专门的玉米神崇拜,还自称是玉米人。考古出土的一件玛雅晚期制作的玉米神香炉,属陶质地,用于礼仪,上面塑造的玉米神,手持鲜花头戴王冠从天而降,带来丰收的希望;耳朵有巨大的耳环,五官突出,面目清晰。从这个香炉可以看出,玉米在玛雅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
    在政治制度上,玛雅文明形成了奴隶制度,以国王为首,有高官显贵、教士、武士、工匠、商贾、农民和奴隶,构成权力的金字塔。

    在宗教上,玛雅人以被用作祭祀为荣,为此死亡的人不计其数。西班牙人曾在当地祭祀头颅架上发现过136000具头骨。当时,为了庆祝首都特诺提兰大金字塔的建成,在四天的祭祀中,奴隶主竟杀了36万人。祭祀时,作为牺牲的人,被涂成蓝色,头戴一个尖顶头饰,在庙宇前的广场或金字塔之巅受死。他仰面被放倒在地,身下压着凸起的祭案,使得胸膛隆起而四肢下垂,以便于开膛手术。刽子手准确地在牺牲者左胸肋骨下刀,伸进手去抓住跳动的心脏并放在盘里,交给主持仪式的大祭司,后者把心脏上的血涂在神灵偶像上,把心脏放在祭台中间的圆形小坑里。

    如果是在金字塔顶举行祭仪,那么尸体会被踢下,沿着台阶滾到塔下。祭司上前把尸体的皮肤剥下,大祭司郑重其事地脱下自己的长袍,钻到血淋淋的人皮中,与旁观者一起舞蹈。要是被杀的祭祀者生前是位勇猛的武士,他的尸体会被切分开来,分给贵族和群众吃。如果是个俘虏,那么他的残骨被会那个抓他的人留下,以纪念战功。以上致命的方式不是最通行的,常见的做法是把血液贡献出来。他们用石刀、动物骨头、贝壳、荆棘等给自己放血,割破的部位遍及全身,甚至还割破阴部取血。现在保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一只陶瓶上,画着一排蹲着的男人,每人手持一件精锐锐器,正在刺穿自己的阴茎。

    公元九世纪,玛雅人群在他们的原住所(主要指洪都拉斯的科潘和危地马拉的蒂卡尔等)忽然消失,至今不知什么原因。后来,他们终于来到了北边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,进入文明发展的晚期。在这里,他们开始建立新城邦,总数达到了几百座。今天玛雅地区遗址总面积达到32万平方公里。玛雅文明晚期城市代表有奇琴依察、乌斯马尔和玛雅潘三大中心,这三个中心呈三角形排列,相距各约百公里。后来,实力强大的托尔特克人后裔,从墨西哥侵入尤卡坦半岛,使得两种文化融合,已经衰落的玛雅文明重新繁荣起来,建立了许多比以前更大更雄伟的神庙和金字塔,天文和历法也得到长足的发展。玛雅人的建筑出现了石廊柱群,以活人为祭品的“圣井”,球场,天文台,金字塔式台庙等。此后,玛雅潘取代奇琴依察,成为晚期文化中心,1450年,由于内部叛乱,玛雅潘被焚毁,文化开始衰落,直至17世纪最后的灭亡。

    多种覆灭猜想

    从公元 9 世纪左右起,玛雅文明如同绚烂的烟火般突然衰落,逐渐走向了覆灭 。曾经繁华昌盛的城市被遗弃,宏伟壮丽的建筑被茂密的热带雨林所吞噬,高度发达的文明成果也随之尘封于历史的长河之中,只留下无数的谜团和未解之谜,引得后人不断探寻。玛雅文明覆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?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、考古学家和众多学者,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和假说,试图揭开这一神秘面纱 。下面是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。

    气候之变

    在诸多导致玛雅文明覆灭的因素中,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为显著。从公元 820 年左右开始,玛雅地区遭遇了一场持续长达 95 年的断断续续的干旱 。研究表明,在终末古典期,玛雅低地的年降雨量平均减少了近 50%,在巅峰干旱情况下,年降雨量平均降幅更是高达 70%,当时的相对湿度也比现在低 3 - 8% 。对于以农业为经济支柱的玛雅文明而言,这场干旱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。玛雅人主要种植的玉米、豆类和南瓜等农作物,对水分的依赖程度极高。长期的干旱使得水源枯竭,农田干裂,农作物大幅减产甚至绝收 。随着粮食产量的急剧下降,饥荒迅速在玛雅社会蔓延开来。人们面临着饥饿的威胁,身体状况恶化,人口数量也因此减少 。

    严重的干旱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。粮食的短缺导致社会矛盾激化,人们为了争夺有限的食物和水资源,冲突不断升级 。不同城邦之间、同一城邦的不同阶层之间,都陷入了激烈的资源争夺战中。这种内部的纷争和动荡,极大地削弱了玛雅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,使得整个文明体系逐渐走向崩溃 。

    考古学家在玛雅遗址中发现的大量证据,也进一步证实了干旱对玛雅文明的致命影响。在干旱期间,玛雅城市中的石碑上日历铭文的数量大大减少,这反映出社会活动的减少以及文明的衰退 。放射性碳定年法的研究显示,在干旱期间,玛雅地区的木材使用量显著下降,这表明建造活动的减少,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的衰退 。

    环境之殇

    在玛雅文明辉煌的背后,隐藏着对环境的过度开发与破坏,这无疑为其衰落埋下了隐患。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,以及建造宏伟建筑所需的大量木材,玛雅人开始大规模砍伐森林 。他们将大片的热带雨林开垦为农田,用于种植玉米等农作物 。同时,在建筑过程中,大量优质木材被用于搭建脚手架、运输石材以及作为燃料,用于烧制石灰等建筑材料 。

    长期的森林砍伐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。森林植被的破坏使得水土流失现象日益加剧。雨水无法被森林有效地吸收和储存,大量地表径流携带泥沙,导致河流、湖泊淤积,水利灌溉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。农田的肥力也因水土流失而逐渐下降,农作物产量不断减少 。此外,森林的减少还破坏了生物多样性,许多动植物物种失去了栖息地,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。

    过度开垦土地同样给玛雅文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。为了扩大耕地面积,玛雅人不断向边缘土地拓展,甚至将一些不适合耕种的山坡、湿地等区域也开垦为农田 。然而,这些土地的土壤质量较差,保水保肥能力弱,长期的耕种使得土地逐渐退化,无法再提供足够的粮食产量 。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,粮食需求与土地产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,玛雅社会陷入了严重的粮食危机 。

    战争之祸

    在玛雅文明的发展历程中,城邦之间为了争夺土地、资源、人口以及宗教和政治上的主导权,时常爆发激烈的战争 。这些战争严重破坏了玛雅社会的稳定与繁荣。

    战争导致大量人口伤亡,许多青壮年劳动力在战争中丧生,使得社会的生产能力受到极大削弱 。大量农田因无人耕种而荒废,粮食产量进一步下降,加剧了社会的饥荒状况 。同时,战争还造成了城市和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。许多宏伟的建筑、宫殿、庙宇在战火中被摧毁,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化为灰烬 。曾经繁华的城市变得满目疮痍,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。

    除了内部城邦之间的战争,玛雅文明还面临着外族入侵的威胁 。周边一些强大的部落和民族,对玛雅地区丰富的资源和发达的文明垂涎欲滴,时常发动侵略战争 。外族入侵带来了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,使得玛雅人在战争中处于劣势 。托尔特克人入侵后,玛雅文明的许多城市遭到洗劫和破坏,政治、经济和文化秩序陷入混乱 。外族的长期统治和压迫,使得玛雅文明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独立性和创造力,加速了其覆灭的进程 。

    最后的覆灭

    1502年,意大利人哥伦布第四次远航美洲,这也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来到此地。前三次他一直没有找到马可波罗所说的遍地黄金,西班牙王室已经对他失去了信心,以至于第三次航行结束时,他是被戴着手铐押回国内的。他手下的人也对这位自称海军上将的人表示怀疑,哥伦布是连哄带骗进行这次远征的。就是这次航行,他的船队和25个乘坐着一只巨大独木舟的玛雅人相遇了。他们的船在洪都拉斯靠岸,在当地市场上,一种制作精美的陶盆吸引住了他的目光,卖主告诉哥伦布,这陶盆来自“玛雅”,这个神奇的名字,第一次传入欧洲人的耳朵。

     

    单纯的玛雅人毫无保留地向欧洲人展示他们的珍宝,却没想到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在不远的将来给他们带来无尽的灾难,夺走他们的土地、珍宝甚至生命。原因很简单,西班牙王室之所以支持哥伦布航行,就是为了寻找到那个遍地黄金的国度,而宗教信仰的差异,也是西班牙人大肆屠杀玛雅人的原因。哥伦布每次远航都是悬挂十字军旗帜,远征既是王命,也是基督徒的义务。

    1517年,西班牙人科多巴率船队从他们在美洲的统治中心哈瓦那出发,偶然来到尤卡坦半岛上,首次见到了玛雅人的海滨城市,发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黄金。他们迅速冲上海岸,掠夺神庙里的黄金。玛雅武士奋起抵抗,西班牙人伤亡惨重而归。1518年,古巴殖民总督带队再来,又被重创而回。这些事件引起古巴方面的极大热情,尤卡坦地区被认为是遍地黄金的宝地,有着几百万人口的后起之秀阿兹特克帝国,更有着大量的黄金珠宝。此时,基切族玛雅人对阿兹特克帝国敬而远之,他们不让其商人进入自己的领地

    1519年4月,西班牙人科尔特斯纠集11条船500多人,带着骑兵和火炮,第三次向半岛进发,击败当地玛雅人后成功登陆,然后他利用当地各部落之间的矛盾,在一位年轻姑娘多娜.玛丽娜(后来,玛雅人称她为“马林切”—卖国贼,她还为科尔特斯生了一个儿子)的帮助下,不断取得胜利,占领了阿兹特克帝国的首都特诺提兰,诱骗国王将其擒获,威逼他效忠于西班牙国王。科尔特斯将大量财富据为已有,俨然成为首都的太上皇。后来战事兴起,科尔特斯等战败退出,1520年底他卷土重来。1521年,在守备艰难且天花流行情况下,这座都城终于陷落,守城军民大部牺牲,城市六分之五建筑毁坏。科尔特斯命令阿兹特克人在此地重建新城,即现在的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。1522年,西班牙国王任命科尔特斯为副王,以墨西哥城为中心设立“新西班牙副王辖区”,成为向中美洲和南美洲殖民扩张的基地。

    1527年,科尔特斯部下继续对尤卡坦半岛进行征服,经过20年斗争,1547年终于使尤卡坦臣服,玛雅地区正式沦为西班牙殖民地。不屈的玛雅人展开了长达百余年的游击战,直到1697年最后一个玛雅城邦在炮火中灰飞烟灭,玛雅文明从此淹没在那片雨林之中。

    文明消逝的回响

     

    由哥伦布大航海而带来的新的植物、粮食作物、各种动物、人口以及病菌在欧洲、非洲和美洲等全球范围内传播,形成了所谓的“哥伦布交换”。从1519年开始,天花等欧洲疾病在中美洲流行,不到一个世纪,墨西哥的土著人口减少了90%,由1700万锐减为130万。外来的疾病在阿兹特克和印加帝国这样人口密集的地区肆虐,向北最远传播到五大湖,最南到达了阿根廷彭巴斯。

    西班牙人对玛雅的征服不仅体现在军事、经济等方面,更重要的是彻底铲除玛雅人自己的文化和宗教,代之以天主教统治。玛雅人曾派通译者向殖民者随军大主教介绍自己文化经典中的内容。玛雅经书中记载着精确的历法,比天主教会认可的格历戈里公历要高明得多,每年误差才一分钟,1500年才差一天。玛雅人的经书中还记载着不止一次的大洪水,这与圣经关于洪水的说法大相径庭。玛雅人对行星运行轨道的深刻理解,远胜于上帝创世说和地心说。大主教被玛雅典籍中记载的事情吓坏了,认为这是“魔鬼干的活儿”。结果,随军大主教兰达在1562年策划了一次大规模的“焚书坑儒”,下令烧毁所有的玛雅典籍,用象形文字记载的玛雅历史、文化、科学、哲学等全都成为了灰烬。

    这些上帝的“使者”还把欧洲中世纪的火刑柱搬到了“新大陆”,无数有能力识读和书写象形文字的玛雅祭司惨死于熊熊烈火中,带走了只有他们才通晓的玛雅文明成就。玛雅社会严格的社会分工,使得普通百姓完全无法接近象形文字,杀死祭司相当于在中国把所有的儒生包括识字的一切人全都处死了。大主教兰达得意洋洋地记录道:“我们查到大批书籍,记载的全是迷信的玩意儿和撒旦的谎言,我们干脆放火把它们烧掉。”试想,几十年后的布鲁诺还因为认同“日心说”而受到宗教审判,1600年被烧死在罗马广场,而此时的大主教要焚毁这些书也就不奇怪了。后来想探知玛雅古代文化和历史真相的人们,无不为这场浩劫感到无比痛心。

    玛雅文明的覆灭,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悲剧,它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种种危机。玛雅文明的衰落并非由单一因素所致,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、共同作用的结果。气候变化引发的干旱,使得农业生产遭受重创,粮食短缺成为社会动荡的导火索;环境破坏导致生态失衡,进一步削弱了文明的根基;战争的频繁爆发,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,还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;资源分配不均引发的社会矛盾,加剧了社会的分化与冲突;而知识传承的中断,则使得文明的发展失去了动力和方向 。殖民者的到来,彻底断送了文明的续脉,历史将永远回响着玛雅文明失落的挽歌。

     (文:包罗)

    参考文献:

    《玛雅千年预测书》新世界出版社2010

    《列国志.墨西哥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

    《新全球史:文明的传承与交流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



    上一篇:没有了
    下一篇:没有了